近日,馬士基航運(“老馬”)宣布斥資2.8億美元從德國商業(yè)銀行收購6艘二手集裝箱船。由于這6艘船此前均已獲得馬士基航運的租約,故此次船舶收購行為引發(fā)市場關注……“老馬”究竟“認可”哪些集裝箱船若干年后的價值?
首先,目前被投放在美西線的兩艘13000TEU型船將來也可以靈活地將其投放在歐洲、美東甚至南美等航線。從當前眾多班輪公司的運作思路來看,除了用20000TEU型船保證綜合營運效率外,船舶投運的靈活性也被日益重視。
其次,隨著主干航線上大船的不斷增加,造成區(qū)內航線的連帶效應,所以從這個角度說,次巴拿馬型集裝箱船目前的受青睞程度會受到巴拿馬型集裝箱船的嚴重挑戰(zhàn)。
相信細心的讀者已經(jīng)注意到最近巴拿馬型集裝箱船經(jīng)常見諸報端。如果同樣從“靈活性”上考量,巴拿馬型集裝箱船既可以被用來投放于區(qū)內航線,又可以滿足主干航線上超短船期的細分市場需求——此前現(xiàn)代商船推出的“AEX快線”就能夠實現(xiàn)上海至鹿特丹28天、至漢堡30天的時效。
雖然2018年的集運運價水平將大概率不及2017年,但綜合表1分析,集裝箱船價格已經(jīng)明顯較2017年高——在這個運力集中釋放前的緩沖期。
根據(jù)“次巴拿馬型集裝箱船”與“巴拿馬型集裝箱船”此消彼長的需求關系來看,“老馬”的這次出手可以說是趕在了巴拿馬型集裝箱船一波預期的漲勢之前。從“租”到“持”,至少很能說明對于這批船齡六年上下的集裝箱船,“老馬”覺得能在今后拋售時賣個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