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V GL和Menon Economics宣布,在德國漢堡國際海事展上發(fā)布的最新報告《世界海事領先國家》中,中國在國際航運國家中排名居首。該研究從航運、金融和法律、海事技術、港口和物流這四大關鍵海運指標對全世界30個處于領先地位的海事國家進行對比,希望了解各國在海事領域取得成功背后的關鍵推動因素。

這是繼Menon和DNV GL于2017年發(fā)布《世界海事領先國家》后的新版本,但此次更側重于廣泛考量國家層面上的海事產業(yè)。報告中的30個國家按照四大關鍵海事指標及分級指標的規(guī)模和程度排列。由于航運是整個海事產業(yè)的主要動力所在,因此賦予了航運業(yè)更多的權重。
2018年報告將中國列為世界最領先的海事國家,其四項海事指標均位居首位。中國在港口和物流指標的優(yōu)勢尤為明顯,擁有全球最大的集裝箱和散貨港口。“中國的優(yōu)勢是壓倒性的,特別在港口和物流指標方面,當然航運指標也是如此”,Menon Economics管理合伙人及本報告合著人Erik W. Jakobsen表示,“我們對此并不感到意外,因為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出口國和進口國。另一大超級經濟體美國則排在中國后面,其主要港口和海事城市都位于東海岸和西海岸。”
位居次席的美國在四項指標方面都取得了較高的得分,之后是日本。德國、挪威和韓國分享了第四名的位置。德國的優(yōu)勢在于實力均衡,在三大類評分中都位居前五名,而挪威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海事金融和法律以及海事技術類。韓國在海事技術領域獨占鰲頭,在航運、港口與物流指標方面也躋身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