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華爾街日報報導(dǎo),陷入財務(wù)困難的韓進海運(Hanjin Shipping),在船東急著拋售下,已有3艘貨船全部售出,預(yù)料未來數(shù)周還有37艘貨船將脫手。
這反映自從韓進海運上月聲請破產(chǎn)保護后,韓國政府并無計劃對該公司提供援助,迫使收不到租金的船東賣船減少損失。
經(jīng)紀商指稱,由于韓進海運自夏初以來未能支付租船費用,日本船東Kumiai船舶以2,300萬美元價格將韓進松山號賣給1名中國買家。韓進松山號是有長期合約的散裝船,能運送約16萬噸貨物,日租金為2.9萬美元左右。
另外兩艘較小、用來裝運鐵礦砂與煤炭等商品的韓進利物浦與韓進伊莎貝爾貨船,在過去幾天也被兩名希臘買家買走,售價各為800萬美元。韓進海運與這兩艘貨船簽訂5年租約,目前距離租約到期還有1年時間。
分析師預(yù)計,韓進海運船東為了減少損失,未來數(shù)周等待脫手的貨輪還有37艘。
韓進海運149艘貨船與散裝船的船隊當中,有超過3分之2為租賃船。它的主要船東包括Danaos、Navios Maritime與Seaspan公司等,對韓進曝險合計超過10億美元。他們原本寄望韓國政府能在最后關(guān)頭介入,對該債務(wù)高筑的海運公司提供支援,不過這項希望卻在周二宣告粉碎,因為韓國政府已明確表示不會對韓進海運注入更多資金。
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周二在內(nèi)閣會議中聲稱,認為政府將被迫出手援助航運公司的想法是一廂情愿。她強調(diào)政府不會讓這些不積極自救的公司高層只是坐視旁觀,等待政府幫他們收拾殘局。
SeaINtelligence顧問公司負責人杰森(Lars Jensen)指出,韓進海運想要脫離破產(chǎn)保護的概率恐怕不大,他說該公司資產(chǎn)不是遭到清算,就是被迫大幅瘦身、成為僅在亞洲營運的小型航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