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電機與發(fā)電機

臺量產型沱江艦移除反潛性能,11艘“航母殺手”將于2026年提前完成

   2018-12-03 船海裝備網3580
核心提示:  臺灣立法委員蔡適應11月29日表示,700噸級的海軍量產型沱江艦設計已在7月完成,移除了反潛能力。11艘量產型沱江艦將分兩批生
  臺灣“立法委員”蔡適應11月29日表示,700噸級的海軍量產型沱江艦設計已在7月完成,移除了反潛能力。11艘量產型沱江艦將分兩批生產,提前至2026年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沱江艦改進型日前被曝每艘造價暴漲5億元新臺幣,達到14億元新臺幣(約合3.2億人民幣)。臺灣聯合新聞網12月1日報道,臺“海軍司令部”當天表示,相比原型艦,這一價格是包含火炮、飛彈等器系統(tǒng)的價格。
 
  臺“立委”:到2026年要建造11艘“航母殺手”
 
  沱江艦是臺灣“迅海計劃”下新一代隱形導彈艦的原型艦,臺軍自稱其具有噸位小,隱身設計,火力猛等優(yōu)點,該艦雖然只有600噸排水量,但是可以搭載16枚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導彈,“密集陣”近防系統(tǒng)和76毫米速射炮,被臺灣官方稱為“航母殺手”,是臺灣“不對稱戰(zhàn)力”的核心作戰(zhàn)力量。
 
  11月29日,蔡適應在臉書發(fā)貼表示,“立法院”昨天下午審查防務預算時,對沱江艦量產案討論得相當熱烈。沱江艦從2015年“成軍”以來,量產計劃何時展開,一直是島內關注焦點。
 
  蔡適應稱,今年7月沱江艦量產型正式完成設計,未來11艘結構將一致,不會有此前所謂“防空型”、“反艦型”的區(qū)別,與此同時反潛能力也被移除,艦體滿載時的排水量在700噸以下。
 
  蔡適應表示,量產型沱江艦原本分為三批建造,最后一艘艦體完工時間為2036年。這在他看來時間非常久。經反復溝通后,海軍確定將三批縮成兩批建造,建造數量不變,所有艦體將提前至2026年完成。
 
  對于主張加速沱江艦量產的原因,蔡適應解釋說,這主要在于臺灣地區(qū)目前缺乏1500噸艦艇,常常讓錦江艦分攤很多勤務,加速了艦體的耗損,目前看很難再等20年替換。
 
  這也意味著“沱江”級后續(xù)艦不可能具備可靠的防空能力,也將沒有反潛作戰(zhàn)能力,從而成為一款僅有反艦能力的小型導彈艦艇。
 
  后續(xù)艦每艘暴漲5億新臺幣?臺海軍:包含火炮、飛彈
 
  臺灣海軍的首艘“沱江艦”于2014年完工,目前已經服役。觀察者網此前報道,自沱江艦服役后曾出現浮力不足、耐波力差與航行震動等嚴重的結構性問題。
 
  對于上述種種問題,臺海軍方面提出根據原型艦提出了后續(xù)改良艦。臺灣《聯合報》援引媒體報道稱,代號為“承海計劃”的首批海軍高效能艦艇后續(xù)艦建造方案,將建造3艘具有防空作戰(zhàn)能力的量產型沱江艦,11月中旬由龍德造船廠以每艘14億余元新臺幣(以下單位均為新臺幣)得標,這比原型艦8億9千萬元高出了5億余元。
 
  對于外界質疑,臺海軍司令部1日澄清表示,媒體報道的內容與事實不符,海軍沱江原型艦是由載臺及“中科院”戰(zhàn)系組成,未含火炮與飛彈系統(tǒng),火炮是由海軍的備用快炮提供且未將飛彈計入成本。
 
  海軍司令部進一步說,2019年沱江艦后續(xù)艦將比原型艦性能提升,將方陣快炮及完整飛彈需求納入預算款,是依照實際需求編列預算。
 
 
標簽: 沱江艦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